您的位置: 马鞍山新闻网 > 聚焦 > 正文

诗歌节:马鞍山人民的节日

2022-11-19 02:08:44 来源:皖江在线

秋天走到了最深处!此刻,桂花的香,枫叶的红,诗篇的旷达,组合成了属于“诗歌之城”马鞍山独一份的浪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作为马鞍山重要的文化盛会,每一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都以诗歌为媒、以节会为平台,精心筹备各种文化活动,让诗歌与文化交流、旅游推介、市民生活完美融合,不仅给群众带来了诗歌盛宴,其间举办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也给群众送上丰盛的文化大餐。广大诗歌爱好者以及更广泛的群众参与,使马鞍山李白诗歌节成为人民的节日。

坚持以文化人,经典滋润市民心田

中华文明灿若星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星出东方”是传奇的见证者,是历史的讲述者。五星是向往,是力量,是传承,是梦想!今天的中国,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9月9日下午,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马鞍山市第二届“经典诵读”群众文化活动决赛在马鞍山大剧院歌剧厅精彩上演。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文联主办,旨在进一步丰富“诗歌之城”的经典诵读氛围,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台上选手动情朗诵,台下观众用心聆听。决赛现场,座无虚席。全市众多学校师生代表、市民观众等700多人现场聆听比赛。采秣小学四年级六班的翟晨希是朗诵作品《你是谁》的领诵之一。“很庆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受经典的力量、诗歌的魅力。”翟晨希从暑假开始就为比赛进行练习,有时一练就是一整天。她表示,通过参加朗诵活动,她重新认识了一些历史人物,想要通过自己的朗诵讲好他们的故事。

虽然坐在观众席上,东苑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先缘同学激动的心情却和台上的同学们一样。先缘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很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经典名著可以让我在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今天孩子参加台上演出,我特意请假赶过来观看。”市民郑女士说,性格内向的女儿自从参加了“经典诵读”活动后,不仅胆子变大了、见识增长了,还多了一个兴趣爱好,爱上了古诗词。

一年一度的诗歌盛会——马鞍山李白诗歌节,自 1989 年至 2021年,已连续举办了33届,不仅被确定为我省五大节庆活动之一,而且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重要节庆活动品牌。2021年第33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期间,我市共举办了8项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了线上线下近1600万人次参与其中,进一步扩大了马鞍山在国内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凸显了诗歌节的品牌效应。

第34届李白诗歌节更加注重群众的参与度,扩大地区的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我市的知名度。据了解,作为第34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系列活动之一,自4月起,第二届“经典诵读”群众文化活动以诗文诵读的方式,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活动主题,在三县三区及全市教育系统、朗诵学会拉开帷幕。几个月来,三县三区宣传文化工作者积极宣传发动,组织3000多名基层诗歌朗诵爱好者和中小学生积极创作、踊跃参与,亲近中华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广泛面向群众,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滔滔长江水,千年诗意浓。这几日,采石矶风景区因“采石城遗址”的发掘和“长江不夜城”项目刷爆了马鞍山人的朋友圈。

山崖耸立,惊涛拍岸,千百年来,江水不止,文脉不息。近年来,马鞍山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进长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一体实施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地方风格的长江文化,着力打造长江文化的“新时代坐标”。

加强传承保护,马鞍山先后投入近 8 亿元对凌家滩、太白楼、朱然墓等长江马鞍山段重点遗址、文物进行日常管理和保护性修缮,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累计抢救修复出土文物 65 件,展陈利用 27 件,通过市博物馆、刘禹锡纪念馆、林散之艺术馆等综合性、主题性博物馆,每年举办主题展览 150 余场,系统展示长江文明和地域文化。拓展产业结构,以凌家滩遗址列入“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为契机,加快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建成“当涂民歌”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促进长江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打造主题光影秀、长江不夜城、山水实景演出等文旅项目,丰富夜间文旅消费新业态,让长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围绕长江大保护和文化遗产等主题,创排儿童剧《小江豚归来》、话剧《特种钢》、现代舞剧《李白》等十余部文艺精品,讲好长江文化承载的“马鞍山故事”。

青山作幕,江水为台,今朝秋风又起时,第34届李白诗歌节如约而至,期间将开展多项活动,充分展现“诗润生态福地,相约智造名城”诗歌节主题,为广大市民奉上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其中,诗歌节开幕式将开展情景式文艺演出,以歌舞、诗歌朗诵、大合唱等表现形式,通过“与诗歌相会”“诗意马鞍山”“生态幸福城”“奋进新时代”“领航”等篇章,充分展示全市社会各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氛围,展现我市“诗歌文化”“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豪情壮志。

相较于以往,本届诗歌节将更加注重群众的参与度。整场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基本由本地演员和群众文化队伍组成,把舞台交给百姓,让群众切身领略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江东大地历史文化之美。与此同时,开幕式将在冬奥城市文化广场设分会场,通过电子大屏将开幕盛况进行同步传送,以便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诗歌节的互动活动中来,让文化的力量愈发深入人心,让“诗歌的盛会”真正成为“市民的节日”。

唤醒文化自觉,传承千古悠悠诗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游园广场,随处可见古诗的影子;大小舞台,总能听见绵延千年的吟唱;字里行间,流淌着马鞍山人对诗歌独一无二的偏好……

一句句吟诵,一滴滴浇灌,犹如春风化雨,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诗意的种子。一台台演出与活动,如暮鼓晨钟,唤醒市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30 多年来,每到诗歌节,马鞍山名家荟萃,高朋满座,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诗人、学者来到这里,他们或赞叹城市之美,或称道文化底蕴,通过这种盛会相互交流,思想相互激荡,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将诗歌文化传承和发扬出去。30 多年的发展,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修养不断提升,马鞍山的城市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持续释放,吟诗、唱诗、写诗,早已成为马鞍山人的生活常态。

11月16日上午,马鞍山市“秋果飘香”诗词吟唱会诗意盎然,来自全市老年教育系统各单位的20余支表演团队奉献了精彩的表演。或讲述爱党爱国、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或讴歌祖国山河秀丽,或赞美城市巨大发展变化……演出现场,从歌舞表演到大合唱,再到深情朗诵,一首首诗词通过多种文艺演出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让人难忘的历史画面,诉说着对党和祖国的感恩情怀。

家住长江边,怎能不知长江事?尤其是长江文化故事和诗歌。和大多数市民一样,草根诗人陶广亨对长江文化与诗歌有着特殊的情感。近年来,他独自创作了200多首诗歌,有现代诗,也有绝句、七律,多是他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想,记录乡村生活和变化。他还带着自己的孩子和爱人一起读书、创作,他的家庭也被评为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他一直致力于农村孩子的诗歌启蒙教育。在他义务担任《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博望区分社社长期间,就领着小记者们去江边采风,了解和长江有关的人文历史遗迹,在采石矶景区现场创作诗歌,在薛家洼生态园看美丽长江,在霸王祠追溯历史渊源等。十年间,陶广亨先后领着超4000名村娃娃们一起写文章、诗歌,鼓励孩子们创作。

一脉相承的积累,让这座城市浸润在浓浓的诗意中,且行且长。

记者 余萍

[编辑: 吴曲波 审核:王小明 审签:秦俊 ]
分享到:
11/16 省委书记郑栅洁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
11/18 我市举行第34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新闻发布会
11月18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34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何俊应邀介绍了本届诗歌节的主要活动安排及主要特点。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安徽日报等数十家中央及省市级新闻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详细]
11/18 诗歌节:涵养出一座城的文化自信
1000多年前,有一位诗人乘着扁舟而来,与一座城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李白。30多年前,有一场盛会从马鞍山起源,顺着滚滚江水,唱响了长三角,它叫诗歌节。 [详细]
11/18 牢记“三个务必” 奋力建设现代化“三区一城”
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花山区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和全区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就持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作出安排部署,极大激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日前,花山区委书记张卫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绘制的宏伟蓝图、确立的奋斗目标、作出的战略部署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花山区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知行合一、拉高标杆、锐意进取,奋力建设现代化‘三区一城’。” [详细]
11/18 用好“纸黄金” 节省“真白银”
近日,马鞍山金姿纺织装饰用品有限公司为近七万条出口到日本的台布申领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原产地证书,凭借一张证书,企业在日本可享受关税减让14000多元。“这是我们公司今年申领签发的第53份证书,前10个月我们出口了超过175万美元的台布到日本,凭借RCEP原产地证书享受关税优惠近31万元。”该公司经理陶家木说道。 [详细]
11/18 追“智”逐“绿” 迈向更高端
机器换人、产业换线,人均生产效率提升三到五倍,颗粒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科技创新、智能改造,满足客户“私人订制”需要,市场蛋糕越分越大……今年以来,博望区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制造业提档升级步伐越迈越大。 [详细]
11/18 “枫桥经验”的“石桥实践”
在当涂县石桥镇,越来越多的居民发现,家门口换上了崭新的门牌,乍一看和原来的门牌没什么区别,但在蓝底白字的门牌上,多出了一个二维码。 [详细]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